福州离婚财产纠纷律师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律师文集 经济犯罪案例
文章列表
“引资巨头”诺款35亿 信口开河诈骗百万
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赵某,信口开河,自称可为企业引进资金35亿元,骗得中间人签订引资合同并先期支付运作费用130万元。近日,西城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将赵某批准逮捕。
2010年1月,46岁男子赵某化名“赵御舟”,对刘某谎称自己是美国UN集团国际组织驻中国的五人小组成员之一,能为国内的企业引进资金。刘某见结识了一位“投资大户”,引以为荣,便介绍赵某为黑龙江的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引资,以扩大该公司的蓝莓种植面积。赵某自诩“能耐非凡”,引资额可达到35亿元。
2010年3月18日,赵某与刘某在西城区某饭店内签订了引资协议,约定赵某通过英国的英克公司开具信用证,为农业科技公司引资,赵某于10日内完成第一单引资,每周应完成不低于两次的引资,直至引进的35亿元资金全部到位;刘某则交付赵某150万元作为前期开具信用证的费用。赵某信誓旦旦,带来一份英文函件谎称UN集团总部已批准该项目。为免刘某生疑,赵某还与刘某等人赴黑龙江考察了蓝莓的种植基地,并声称UN总部的人随后将携带开具好的信用证赶到。刘某信以为真,给赵某汇去了130万元钱,然而不仅未见总部来人的踪影,连赵某也不见了踪影,赵某关掉手机断绝了与刘某的联系。2010年5月27日,刘某向民警报案;2011年3月21日,民警在西城区某宾馆内将赵某抓获。
赵某实为河北的一个农民,小学文化程度,其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,编造出一个子虚乌有的UN集团公司,虚构可以帮助刘某介绍的公司引资的事实,与刘某签订引资合同,使刘某陷入错误认识,交付给赵某运作费用130万元,其行为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。
检察官提示:公民在与他人签订合同之前应审慎审查,要求对方出具证实其身份信息和资质情况的证明,并鉴别证明文件的真伪;签订合同之后,应及时跟进合同履行情况,要求对方针对履约情况进行合理解释,保持警惕,切忌偏听偏信以免上当受骗。
供稿:西城检察院
来源: 福州离婚财产纠纷律师  


刘光耀——福州离婚财产纠纷律师

13960769560

扫描二维码

掌上律师解烦恼

微信扫一扫

掌上律师解烦恼

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@2024 版权所有 福州离婚财产纠纷律师 法律咨询热线:13960769560 网站支持:大律师网 网站地图